行业新闻

成都:年底前将建成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点击率:742发布日期:2016-01-20文章来源:成都市工商局

分享到: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1月20日,记者从成都市工商局获悉,成都近日发布了《关于加强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成都将于今年12月底前,建成成都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将给企业提供更完善的查询、监管等功能

据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中心主任龚欣介绍,“互联网+”与“信用成都”的交错融合,势必为提升政府服务透明度,转变政府监管方式,促进企业诚信自律注入强大的内驱动力,从而构建政府主导、企业自治、行业自律、公众参与的全市企业信用体系。

 

以“成都信用网”为支撑 打造统一的信用监管和综合服务平台

成都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是对现有“成都信用网”全面升级改造成都市工商局将以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为载体,重构企业信用信息中心数据库,建立统一的数据使用接口,优化数据入库比对、审核、查询和统计模式。

更重要的是,“成都信用网”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开发基于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的微门户、微信、手机APP、二维码等多个服务功能,增强用户体验,方便社会公众查询。

同时,利用“大数据”的思维完善主体统计分析、多维统计分析等使用功能,为政策的制定、政府决策的执行提供重要的参考。将加强对“成都信用网”的日常安全管理,强化电子政务云平台(网络、主机、储存)的安全保障,确保平台安全运行,防止非公开信息违规外泄。

    成都市工商局将以全市统一数据交换平台和“成都信用网”为支撑,建立全市“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的部门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提高注册登记和行政审批效率,加快推进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运用大数据推动行政管理流程优化再造,提高企业信用信息服务水平。

 

制定统一《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目录》  建立全市企业信用信息标准体系

成都市工商局将进一步完善信用信息分类与范围、编制信用信息的征集目录,制定统一的《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目录》,并于2016年6月底前完成全市企业信用信息标准体系的建设工作。

此外,市工商局将牵头研制信息数据源、信息比对等标准规范、数据交换标准体系。以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和个人身份证号码为基础,构建规范化的标准体系,各成员单位按照标准实施信用信息交换与共享,确保系统的互联互通及可扩展性。

 

激励与惩戒并行  建立健全守信企业激励及失信企业惩戒机制

    为了让诚实守信成为社会常态,成都今后各行业和个人的信用考核上也将实行“赏罚分明”政策。成都将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四大信用领域,充分发挥政府行政部门、司法机关、各类市场主体和各类社会成员四大信用主体作用,共同推进信用奖惩机制建设。

依照《意见》内容,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将建立激励机制,加大对守信行为表彰和宣传力度,对诚信企业施行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等“绿色通道”支持激励政策;在财政资金补助、政府采购等过程中,将根据“成都信用网”中市场主体信用记录或信用报告优先选择信用状况较好的市场主体。

反之,在日常监管中,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信用信息将归集到“成都信用网”,并加强联动使用,依法限制、取消参加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项目资格,视情节轻重取消其财政补贴资格和政府扶持等优惠政策,使失信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让守信者畅通无阻,让失信者寸步难行,激励与惩戒并行,将有效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水平。(作者:韩清华 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