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成都社会信用规划出炉 全力推动“红黑名单”奖惩机制

点击率:772发布日期:2015-05-22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分享到:

5月21日,记者从成都市政府新闻办获悉,成都正式出台《成都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将建立一个信用信息平台,四大信用体系,六大信用工程,加强市场“红黑名单”管理和奖惩机制的建设,增强各部门的互联互通,从政、企、社、司四大领域着重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据了解,此次出台的《规划》旨在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完善成都社会信用体系工作架构和工作机制,建立完整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培育和发展信用服务市场,形成全社会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并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创新社会管理、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全面打造“信用成都”。

 

四大信用领域   2020年与国际惯例接轨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据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翼刚介绍,《规划》是成都第一部社会信用专项规划,它的发布是成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未来5年,成都将围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大领域,以健全信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为基础,重点推进诚信文化建设、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推进规范发展信用服务市场,全面建设信用成都,为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据了解,诚信体系的机制建设成为一大重点。在政务诚信领域,将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机制,推广重大决策事项公示和听证制度,强化政府自身诚信建设的示范推动作用,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在商务诚信领域,将建立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异地共享制度,联合打击违法经营、制假售假、金融欺诈、“阴阳合同”等失信行为;社会诚信领域方面,将重点建立健全失信惩戒机制,加大对骗取社保基金、用人单位不缴或少缴住房公积金、非法用工、学术作假、假冒专利等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司法公信领域,将完善司法执法人员办案质量终生负责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等机制,司法执法人员不作为或乱作为等不良记录,均纳入执法档案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按照《规划》构想,到2020年,将实现全市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建成与国际惯例接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同时,健全完善信用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覆盖全市,信用服务市场体系比较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健全,诚实、自律、守信、互信将在蓉城蔚然成风。

 

建立信用“红黑名单”   奖优惩劣将成常态

 

《规划》明确提出,将建立起信用“红黑名单”和奖惩机制,守信者将在财税商资等方面享受“绿色通道”和激励政策,对“失信”的列入“黑名单”进行批露,直至“封杀”其进入相关领域。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提高失信成本。比如:建立公务员信用档案,奖惩纪录、考核结果等诚信状况,今后将作为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此外,包括导游、教师、执法人员、工程建设人士、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也将建立诚信档案,产生不良记录的将追究责任并留存档案。

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奖惩机制方面,《规划》提出要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诚信示范企业”、“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诚信创建活动,对诚信企业和个人予以表彰,营造守信光荣的社会氛围。业内人士称,2013年成都在房地产行业评选出18家“信用创建先进单位”,这将利于企业自身建设、提升社会形象,在参与政府招标、资质认定时也有很大优势。

此外,在工程建设、商务流通、医药卫生、文体旅游、环保、司法等领域,还将对从业人员及相关市场主体建立信用数据库,大力引入第三方信用中介机构开展信用评级。《规划》也提出要制定信用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完善失信信息记录和披露制度。对此成都市工商局副局长熊超介绍到,目前成都工商局联合成都企业信用评估与诚信评价协会已制定了全国首个企业公共信用标准——《成都市企业公共信用等级划分》,于2013年10月正式实施,成都已经在房地产、家具、零售商等领域开展了企业信用评级工作,对成都形成守信讲责的市场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信用信息大数据   一个平台就能查

 

成都将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和公民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适时启动建设成都市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成都信用网”,该门户网站集合了信息定制、信用监管评级、移动终端查询等功能,建立微门户等相关平台。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信用信息查询、预警提示等服务,将重点覆盖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工程建设、电子商务、融资担保、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领域和行业。

同时,成都将构建信用政策法规体系、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体系,区域信用联动体系和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体系等四大信用体系。重点实施六大信用工程:一是信用信息应用示范工程,推动信用产品的广泛应用;二是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程,推动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等的数据共享;三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程,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与金融信贷的合作机制建设;四是信用服务机构培育工程,倡导使用信用产品;此外还将实施信用人才培养工程和诚信文化建设工程,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水平。

此外,建设社会信用体系需要不断培育信用服务机构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据成都企业信用评估与诚信评价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成都信用评估机构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应继续发挥社会组织的社会服务作用,在不断培育信用服务市场的同时应大力培养信用管理人才,此前开展的信用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动诚信文化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