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先补诚信课 杠杆才有用

点击率:678发布日期:2014-05-21文章来源:新华日报

分享到:

“明明可以从城西干道拐上汉中路,非要提前从水西门拐进莫愁路,光在南京市妇幼门口就堵了十几分钟,比平时打车多花了5块多钱。”5月19日,周一早高峰,从南京泰山路打车到云南路上班的南京联旷广告公司设计师董然欣有点恼火,而司机则抱怨乘客没有提前选择路线,这两条路都能走,不存在故意绕道。

据了解,从4月2日首批出租车计价器开始改造到5月9日全部完成,南京市区10732辆出租汽车全部在早晚高峰时段实行双计费。早晚交通高峰期间为:7:00-9:00和16:00-19:00;计费标准为:除了按照正常运营里程收费外,当出租车时速在12公里以下(包括停驶)时,按车公里租价/5分钟计时加收费,其中经济型出租车计时收费标准为2.4元/5分钟,中高档及纯电动出租车为2.9元/5分钟。

与北京、上海等已经实行出租车双计费的一线城市相比,南京的道路交通状况是,车一般不会堵着不动,但开不快是常态。记者在一个多月的计价器改造期间,一共在早晚高峰时段打过7次出租车,每次计价器都会因为路上车多、出租车开得慢而“跳字”。以南京管家桥到梦都大街为例,之前车费在24元左右,双计费后一般在27元左右,基本都是在王府大街金鹰停车场附近开始“跳字”,上了城西干道后就一路顺畅了。

由于要为路堵另外付费,乘客对价格显得十分敏感。董然欣因为工作需要要经常打车,这一个多月来感受尤为明显:“有时候,明明还有四五秒才变红灯,驾驶员早早就开始减速,硬是多吃一个红灯,这不是故意耗时嘛。”

乘客抱怨驾驶员故意往路堵的地方开,驾驶员也有一肚子苦水。南京发达旅游汽车公司陈师傅“五一”时带了一个客人从汉中门到明故宫,半小时才开到洪武路路口,乘客就直接按照计价器当时显示的车费提前付钱下车,陈师傅自己则前后进退不得。发达旅游出租驾驶员和园坦言,如果预测路线可能会堵,他会提前征求乘客意见。对路线大概有数的乘客一般比较好说话,但遇到不熟悉路线的乘客就比较难办。其实,驾驶员宁可多带几笔生意,也比堵在路上划算,大部分驾驶员还是愿意高峰时段在外围多带客,而不愿意在市区跟乘客较劲。南京市客管处的出租车GPS信息系统对市中心几个重点区域的检测结果显示,在晚高峰时进入区域运营的出租车有所增多,业务量呈现上升趋势。调查显示,每台车每日营收平均增长20元左右,但市区打车难目前并未有明显改观。

交通部门认为,作为城市公交交通的补充,出租车满足的是一般人群的特殊需求。对乘客而言,“双计费”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权:一是降低早晚高峰期对出租车的非必要消费需求,促使价格敏感消费群体选择公交、地铁等大运量交通工具出行,以进一步倡导低碳、环保出行理念,优化城市客运结构;二是对急需打车的乘客,可以选择多付一些费用能够打到车;三是对有多条线路到达目的地的乘客,可以选择多付一部分计时费走城市中心区,也可以选择多付一部分计程费避开路堵。双计费刚刚起步,驾乘双方亟需建立诚信体系,让价格杠杆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

作者: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