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大假的结束,不少返乡过年的农民工兄弟又收拾起行囊,陆续踏上了新的打工征程。
新春伊始的成都正是用人之时。家政、保安、建筑……大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不少在蓉用工单位都贴出了招聘广告,在各大人才市场笼络应聘者。然而,面对名称繁多,种类纷杂的招工单位,满怀着希望准备应聘的农民工兄弟该怎样辨识这些用工企业是否“靠谱”呢?
企业是否诚信 上成都信用网一查便知
是否正常开业?是否按时缴税?是否受到过严重的处罚?是否为员工缴纳了五险一金?……其实,这些重要的衡量一家企业是否“靠谱”的身份信息都不是秘密,应聘者只需手机登录“成都信用”网站或扫描“成都信用”二维码进行搜索查询就能一清二楚。
今年1月20日,《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正式公布,对企业信用信息数据的征集、来源、内容等作了详细规定。随着今年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原有的企业年检制度将被年报制度所替代,承担企业年报信息数据的成都信用网就将成为企业诚信与否的重要信息整合平台。这里不仅将有43家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共企事业单位的数据联动共享,更将实现广大市民对于企业信用状态的监督。升级后的成都企业诚信数据库让每个市场主体都拥有一张“信用身份卡”,不仅为广大市民就业创业提供了信息保障,更为诚信企业的发展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
新增“信用预警信息” 强调企业“主动诚信”
在全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宽进”+“严管”的模式下,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也越来越关注市场主体的诚信问题。2014年,成都市工商局在抓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市场监管方式改革、消费维权机制改革等“三项改革”的同时,全面推进主体信用监管和执法联动体系、运转有序内部协作体系等“两个体系”建设。成都工商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为平台,深化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变依赖传统行政手段,强化“事后”监管的工作模式为运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强化企业自律与“事中事后”监管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使社会公众、政府以及管理部门能够方便、及时、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登记和信用信息,扩大社会监督,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诚信氛围。摒弃以往的“被动诚信”方式,将诚信作为社会责任,守法经营、公开信息,企业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人才、资金、技术的青睐,才能赢得更广阔的未来。
据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新出台的《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在原管理办法的四类信用信息(基本信息、业绩信息、提示信息、警示信息)基础上,新增了信用预警信息。采取信用预警的方式,对企业可能影响市场交易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的某些违法违规信息,提前向社会公众预警,及时向监管部门提示。如:企业未在法定期限内参加专项或周期性年检年审、许可证件过期等信息。而这也是全国首次将预警信息的征集和发布在地方规章中予以明确,不仅有利于扩大信息征集和发布范围,也能促进社会和行政部门的联动监管。
而在新《办法》的提示信息和警示信息中,更突出了信息种类的民生导向和社会公益,在企业的安全生产、纳税、社保缴纳、房屋维修、住房公积金、工资发放等社会公众和企业职工关心关注的问题上予以了充分重视和凸显,为职工维权和加强社会监督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与新《办法》精神相吻合,成都信用网对企业信用数据的分类中,就选择了将警示数据对外公布。也就是说,任何市民只要登录网页查询企业信用信息,该企业曾受过何种处罚的警示信息也将公之于众。
加强城市诚信联动 共享信息数据
不少人找工作离开家乡跨越省市,不少发展壮大的企业也跨出了原来所在的地域。对企业诚信行为的监督管理是否也能打破地域限制?为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实践全国信用系统区域联动和信息共享工作,增加系统的社会使用价值,更好地发挥企业信用平台的服务功能和作用,早在2009年,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中心就与深圳、重庆、宁波三地企业信用管理部门签订了《企业信用信息互查协议》。只需登录成都信用网,就能免费查询到这几座城市的企业、个体户等基础信息数据,为想到外地找工作的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
2013年,我市继续加强信用信息区域联动,在与德阳市签订了《德阳信用网与成都信用网互联互通合作协议》后,成都—德阳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交流合作正式启动,确定了数据交换目录、数据互查方式、查询数据项和技术实现方法。2013年11月,成都与德阳两地实现了信用网的互查。据了解,截止目前,已有宁波、深圳、德阳、资阳以及重庆市、黑龙江省与成都实现了诚信联动,利用成都信用网平台,共享信息数据。
数据随时更新 提醒企业紧绷诚信这根“弦”
打开“成都信用”查询,记者发现一些企业的“业绩信息”显示其荣获过诸多奖励。然而,获得荣誉的企业是否就能安然“睡大觉”?答案显然是不能的。在新的《办法》中明确规定,除了企业基本信息发布期限为永久外,其余的信用数据都将根据企业的诚信状况进行随时更新。业绩信息、预警信息、警示信息和依申请发布的提示信息发布期限为三年,但有有效期限的除外;这些信息的发布期限届满后,系统自动解除发布。
既然诚信的桂冠不是永久的,那么在诚信方面有过失误的企业也有更正的机会。根据新的《办法》规定,预警信息在预警信息发布有效期内,企业已主动配合行政机关、履行法定义务,可以提前解除预警。对符合解除条件的,预警信息的提供单位应当及时解除预警信息的发布。同时,如信息提供单位提交的信息有错,市民可以向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中心提出异议申请。这些随时更新的企业诚信数据,无一不在提醒企业应该紧绷诚信这根“弦”。
今年,我市将以《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修订、颁布为契机,开展一系列信用宣传活动,强化黑名单制度,加大企业失信信息披露,营造褒奖守信、惩戒失信诚信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为了让企业诚信数据更加透明,对于上传非业绩类信息的企业,我市也将降低申报门槛,通过网络赋权直接进行申报,提高企业自主申报的开通率。
手机“微门户” 信用信息“一点通”
如果电脑上网不方便,怎样才能更为便捷地查到企业信用信息呢?为方便社会公众查询使用企业信用信息,前不久,经过努力,一款“成都信用”的手机客户端也成功出炉,并正式进入了试用阶段。只要在“成都信用”网上点击“手机微客户端”一栏图标,便会弹出安卓、苹果以及手机访问地址三个手机客户端访问的二维码。下载手机客户端访问软件后,市民便可以随时在手机上实现对成都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查询。同时,手机用户也可通过浏览器访问网址www.cdcredit.gov.cn登陆“微门户”,实现对企业信用信息的查询。
据悉,我市自2003年启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并于2008年底出台《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使用管理办法》以来,成都企业信用融“法制建设、机构建设、平台建设和机制建设”于一体的建设模式在我国中西部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13年度成都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共入库信用数据2468689条,其中采集身份信息2349718条、业绩信息958条、提示信息45742条、警示信息72271条,系统总量达到1909万余条。除此之外,2013年,我市更首次将1130余家社会组织登记信息纳入系统向社会提供查询服务;人工受理并提供企业信用查询2440份、基础信用报告2份;人工处理社会公众反馈的问题数据408条;“成都信用网”日均查询点击量约1.2万人次,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越来越公开透明的企业诚信状况,为人们搭建了互信互利的信息桥梁,也为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注入了诚信的力量。本报记者 陈瑾
【招工企业是否可靠?工商帮您支几招】
企业住所,成立日期,目前状况,经营范围,工商年检信息,纳税登记信息……成都信用网上的各种企业身份信息一一在列。而通过互联网链接,四川省人才网上的每一户招聘企业都有这样的信用信息。应聘者只要输入招工单位的名称,便能了解到以上相关内容。查询遇到问题或困难的,可以拨打“成都信用”咨询电话(028-85394408)或@蓉城工商,市工商局的青年志愿者将适时在线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