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四川工商:以信用促监管推改革保民生

点击率:731发布日期:2013-08-02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分享到:

  中国经济新闻网成都讯:(记者韩清华 实习生蒋玉琦)7月31日,记者从四川省工商局获悉,四川省工商系统自上半年启动实施了“257战略”、“百项创新项目”和“红盾春雷行动”以来,在强化市场监督、服务经济发展、加大消费维权力度方面取得较好成绩的基础上确定了下半年的工作基调,按照“以信用促监管、以信息强监管”的思路,将围绕“改革”、“监管”、“服务”与“民生”四个关键词来开展工作。

   紧抓监管维权  促民营经济发展

   据悉,截至6月15日,全省工商机关立案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14412件,案值20082万元。特别是年初以来,针对元旦、春节前后市场交易和消费进入旺季、制售假冒伪劣活动易发多发的情况,全省工商系统深入开展以“打假治劣惠民生、消费维权扩内需”为主题的“红盾春雷行动”,突出质量安全、消费维权、诚信广告和春耕护农四个专项行动,共立案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案件2734件,同比增长4.8倍;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1480件,增长1.9倍;查处违法违规广告729件,增长3.6倍;查处农资案件614件,增长5.2倍。四川省为加强格式条款监督,全系统格式条款监督已介入《四川省合同监督条例》要求的17种强制监管行业中10种,并在其他消费服务行业中拓展了监管领域。

   同时,四川省狠抓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组织监测重点商品质量10类2661个批次。消费维权网络建设得到加强,完成1000个12315联络站和1000个消费维权服务站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上半年,处理各类消费纠纷2.17万件,其中调解1.57万件,调解率72.4%,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571.5万元。

   记者获悉,四川省重视市场主体服务。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含分支机构)25.02万户,较去年同比增长8.62%。新增注册资本(出资金额)1685.04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33.84%。除此之外,深入实施商标战略也成效明显,以商标战略进园区工作为重点,紧紧围绕我省“7+3”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推进商标富农,有效注册总量已突破20万件大关,地理标志商标注册近100件。

   据统计,上半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12.2%,高出全省GDP 增速2.1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4.5%,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完成民间投资5730.08亿元,同比增长21.94%,增速比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2.6个百分点。

   四大关键词:推进改革保障民生

   四川省工商局已做好下半年的工作部署,其中一个重要词汇是“改革”。四川省工商局坚持便捷高效、规范统一、宽进严管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第一,转变监管理念。工商登记改革后,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自律手段,推进企业自律自治、强化社会监督和部门协同监管。第二,厘清监管职责。随着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要适当调整或重新划分职责,建立许可审批及登记监管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第三,规范监管行为。坚持依法行政原则,统一执法程序和执法标准,实现对法律负责与对市场主体负责的统一,实现监管与服务发展的统一。第四,夯实监管基础。按照“以信用促监管、以信息强监管”的思路,整合部门资源,建立更加科学高效、便民服务的市场主体登记监管和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监管体系。

   下半年的工作部署中,第二个关键词是“监管”。一是突出重点领域的监管执法。集中力量查办大案要案,深入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积极推进反垄断执法,加快推进网络商品交易市场监管平台建设。二是加大涉安市场和企业的监管。如,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安全的行业领域,加强登记审查和市场巡查。三是毫不松懈地抓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加大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力度,确保流通环节食品秩序安全稳定。

   “服务”是第三个关键词,指的是要切实服务经济发展。下半年,四川省一是牵头抓好民营经济发展。切实解决好民营企业在政治信任、权益保护和市场公平方面的合理诉求。二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认真落实“宽进”要求,建立便捷平等的市场准入制度。三是扎实推进商标战略实施。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商标战略实施工作格局,全面提升商标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四是积极促进广告产业发展。积极推进省级广告产业创意园区建设,大力推进诚信广告专项行动常态化和制度化建设。五是全力服务新农村建设。继续深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联社、家庭农场在成员资格、经营范围、出资条件等登记要素的实践探索。

   最后一个关键词是“民生”,努力保障民生一直都是四川省工商局的重要目标。一是继续推进消费维权网络建设。加快建设全省统一的12315指挥中心,健全覆盖城乡的消费维权组织网络。二是不断创新消费维权机制。健全完善重点商品比较试验工作的长效机制,强化质量监测结果的综合利用。三是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继续深化“四川信用网”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平台的扩充升级,开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信息查询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