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成都市营商环境 政务诚信和商务诚信建设有哪些内容

点击率:431发布日期:2020-09-16文章来源:

分享到:

 政务诚信

01

通常通过什么途径了解成都市出台的政策文件、依法公开的政务信息?

成都市政府、各市级部门都有相应的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对政务信息进行公开公示,成都市还有客户端方便市民浏览查阅。

02

政府部门是否对重要文件向市民进行解读?通过什么方式?

有解读,且方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有“一图看懂XX”的图解形式、视频动漫宣传片、流程演示图等,方便市民了解成都市的大政方针。

03

疫情期间,成都市是否设立相应的复工复产专栏,对相关政策及时公布、精准推送、同步解读?

疫情期间成都政府官方网站在首页设立了疫情防控专栏,下设“中央部署”“四川部署”“疫情播报”“成都行动”“政策文件”“通知公告”“回应关切”等子专栏,分类展示相关讯息,方便市民查阅。同时,各级区市县政府网站也有相应专栏。
04

您知道我市有哪些政务失信行为投诉举报渠道吗?

主要分为线上和线下渠道:

A、热线电话

(1)12345—市长公开电话—成都市人民政府网络理政平台;

(2)12388—市纪委监委机关—清廉蓉城网站。

B、网站在线

(1)我向市长提建议—成都市人民政府网络理政平台http://12345.chengdu.gov.cn/Opinion?id=1;

(2)投诉举报—成都市纪委监委举报网站http://sichuan.12388.gov.cn/chengdushi/;

(3)网上信访投诉—成都市信访局http://xinfang.chengdu.gov.cn/complaininfo.html。

C.微信公众号

(1)成都网络理政;

(2)清廉蓉城;

(3)成都信访。

D.电子邮箱

(1)市委书记信箱;

(2)市长信箱;

(3)区(市)县政府信箱;

(4)市政府部门信箱;

(5)企业服务信箱。

E.微博

清廉蓉城—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官方微博。

05

您知道我市有哪些政务失信行为投诉举报机制吗?

主要分为网络理政、信访、纪委监委投诉举报机制。

(1)成都市网络理政工作办法;

(2)成都市信访举报线索移送制度;

(3)成都市纪委监委信访室办理实名检举控告工作办法(试行);

(4)成都市纪委监委检举控告件交办工作暂行办法;

(5)成都市政府失信治理长效机制的实施方案。

06

您知道我市是否开展及如何开展政务诚信评价吗?

成都已全面开展政务诚信评价:

(1)市发改委牵头,联合市网络理政办共同组织实施;

(2)评价对象为23个区(市)县,市级相关部门;

(3)评价采取自查自评(30%)与市网络理政办评价(70%)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采取百分制评分,按相应的权重进行折算;

(4)五个维度——法治政府、政务公开、勤政高效、守信践诺、信用建设;

(5)五个等级评价结果——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


07

您知道我市政府和公务员政务失信记录机制吗?

是。

(1)市信用办建立了成都市政府失信治理长效机制的实施方案;

(2)市委组织部建立了公务员政务失信记录机制,依法将公务员个人有关事项申报、廉政记录、审计结论、年度考核结果和在履职过程中因违法违规、失信违约被司法判决、行政处罚、纪律处罚、问责处理等信息纳入公务员诚信档案;

(3)我市暂未产生政府机构失信记录;公务员已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截图。

08

疫情常态下,我市投诉举报快速反馈机制建设情况?

疫情发生后,我市一是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二是建立健全了高效、快捷的来电来信办理机制,如市长公开电话7*24小时受理制、限时办结制、定期通报制、网上公开制、约谈协调制、重点诉求专报制等制度。三是通过工作专员、联络专班、全市群众工作之家、一企一专员等机制助理企业复工复产。

09

在参与政府采购项目时,政府部门是否在项目履约验收环节对信用情况进行监督?

按照《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规范开展政府采购和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的通知》(成府发〔2018〕41号文)、《成都市财政局关于优化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的通知》(成采发〔2019〕19号)要求,成都市强化信用数据运用,完善诚信管理机制,将统一建立政府采购诚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我市政府采购领域守信激励、失信约束的奖惩机制。
10

政府部门是否及时向社会公开招标代理机构信用信息及动态监管信息?

按照《关于印发成都市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从业单位信用信息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成办函〔2016〕169号)要求,成都市建立了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从业单位信用信息平台,市经信委、市国土局等招标投标行政监督部门建立本行业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从业单位信用信息管理实施细则,市公资交易中心将从业单位信用信息在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网站上进行公示。

11

成都市政府是否对招商引资行为进行规范?

按照《关于进一步优化重大签约注册项目移交机制促进重大签约项目落地的通知》(成发改〔2018〕755号)要求,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项目管理服务工作,形成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按月“正式移交、协调调度、统筹推进”的工作循环,确保签约项目移交后顺利推进。

12

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期间,有关部门是否对不作为、乱作为、不按政策执行、不兑现承诺等行为加大监管力度,公示通报?

成都市纪委监委通报多起疫情防控中违规违纪、履职不力等典型问题。各大新闻媒体如川报观察、人民网、四川新闻网都进行转载,起到了警示作用。

商务诚信

 

01

信用中国(四川成都)网站可以查看哪些信息?

信用中国(四川成都)网站提供成都市市场主体信用查询;公示成都市市场主体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红黑名单、“双随机、一公开”公告、信用承诺等信息。

02

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进入信用中国(四川成都)网站查询成都市市场主体信用信息?

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信用中国(四川成都)网站PC端、“成都信用”手机APP、“成都信用网”微信服务号、支付宝和微信的“城市服务”栏目等渠道查询成都市市场主体信用信息。

03

信用中国(四川成都)网站是否公示“信用修复”流程?您是否参加过信用修复培训,通过哪些渠道可以参加培训?

是。信用中国(四川成都)网站公示了“信用修复”流程。我市各区(市)县市场监管局和发改部门均组织信用修复培训。

我市信用修复机制是参照“信用中国”网站修复流程,按照国家、省关于行政处罚对象信用修复相关要求,建立的信用修复机制。主要做法:一是完善我市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机制。按照国家、省关于行政处罚对象信用修复相关要求,梳理修复流程、明确修复要件,在“信用中国(四川成都)”予以公示并动态调整相关信息。二是将在下月建立线上信用修复机制。将信用修复全流程电子化,涉及的3次文件交换,3次审核都在网上进行。三是建立信用修复培训机制。对企业开展信用知识培训,促使失信主体提升信用意识,加快整改失信行为,修复自身信用。
04

政府部门使用信用报告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成都市科技局、市金融监管局、市发改委等多家部门和单位在项目招投标、项目补贴申报、评优评先、行政管理、目标考核、行政审批、资质认定等工作中使用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出具多信用报告,作为决策参考的重要依据。

05

“信易+”重点项目有哪些?

“信易+”主要包括五大项目,分别是“信易贷”“信易租”“信易行”“信易批”“信易游”。

“信易贷”,着眼于让信用好的小微企业享受更优惠的贷款利率,享受更便捷的贷款审批通道等,实现“信用越好,贷款越容易”。具体做法是通过运用小微企业的公共信用信息和自主申报信息,对其进行公共诚信评价,供金融机构审批贷款时参考使用。金融机构的贷款审批成本将降低,审批效率将提高,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信易租”,着眼于让信用好的创业企业享受更优惠的租金折扣,享受更长久的租赁期限,享受更低的租赁押金或免押金,享受更便捷的租赁手续办理等,实现“信用越好,租赁越容易”。具体做法是通过与信用服务机构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共同对创业企业进行市场信用评级和公共诚信评价,形成全信用评价,供租赁企业为创业企业提供办公设备、办公场所等租赁服务时参考使用。租赁企业的管理成本将降低,租赁损耗将减少,有效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信易行”,着眼于让信用好的个人享受更优惠的出行服务价格,享受更低的押金或免押金,优先享受最新的出行服务,优先参与出行的优惠活动等,实现“信用越好,出行越容易”。

“信易游”,着眼于让信用好的游客享受更优惠的旅游服务价格,享受更便利的购票、检票通道,享受免押金、免查房、免排队退房的住宿服务等,实现“信用越好,旅游越容易”。

“信易批”,着眼于让信用好的办事群众享受“容缺受理”,享受绿色通道,优先享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等更便捷的审批服务,实现“信用越好,审批越容易”。


06

成都市推出的“信易+”服务场景有哪些?

截至目前,成都市推出的“信易+”服务场景包括:信易贷、信易租、信易行、信易批、信易游、信易办。

07

您了解哪些信用承诺制?

成都市积极推进信用承诺制。一是开展审批替代型承诺。在国家19个“证照分离”改革事项中实行告知承诺。二是开展容缺受理型承诺,我市印发《关于推行行政审批容缺受理制度的通知》,对符合条件的服务对象实行先予容缺受理,并进行实质审查,出具审批意见,待补齐材料后及时颁发相关批文或证照。三是深入推进企业投资项目信用承诺制。通过“项目会商、签订承诺”“审批代办、联合审查”“事中监管、联合验收”三个环节,全过程重构项目流程。四是开展主动型承诺,新增市场主体在注册时提交承诺书。

审批替代型承诺已在12个市级权限审批事项中实现100%覆盖,减少了审批材料,提高审批效率,实现审批与监管的有效衔接;容缺受理型承诺已率先在全市62项行政审批事项中开展,缩短整体审批时间,方便群众办事;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已率先在双流航空服务业集聚区等5个园区进行,项目开工前手续办理时限缩短为约60天,压缩约137天。


08

疫情常态化下,成都市对不诚信行为采取了哪些监管措施?

疫情常态化下,将哄抬物价、囤货居奇、牟取暴利等违反防控措施的市场主体列入失信“黑名单”,在“信用中国(四川成都)”进行公示;同时加强食品等流通领域的信用监管,督促经营者依法认真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发挥诚信经营作用,对严重违反生产经营秩序的失信企业进行联合惩戒;对借疫情发布虚假广告行为依法查处并录入信用系统,向社会公开曝光。

09

疫情常态化下,成都市为优化营商环境,采取了哪些包容审慎监管?

一是实施“三张清单”制度。推行柔性执法,对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依法编制不予处罚事项、减轻处罚事项和从轻处罚事项等三个清单。二是制定包容审慎监管具体措施细则。创新性地提出包容审慎执法的适用范围、推广方式。对主体责任落实较好的企业,在安全生产审批(审查)、许可事项等方面,开辟行政审批许可绿色通道。三是统筹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推进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