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成都市2020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明确2020年成都市将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其中,重点提出将探索建立企业轻微豁免机制,不断完善信用修复机制。
在信用评级方面,《工作要点》指出,将健全事中信用分类监管制度。积极探索推进成都市市场主体信用积分管理体系,健全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在16个商务诚信、12个社会诚信和4个司法诚信领域推动建立分级分类监管机制,以公共信用信息综合评价结果、信用主体积分或行业信用评价结果等为依据,对监管对象进行分级分类,根据信用等级高低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
在信用修复方面,成都市将完善信用信息异议处理机制,建立企业轻微豁免机制。按照国家、四川省关于“黑名单”对象、行政处罚对象及信用记录对象信用修复相关要求,完善成都市信用修复机制,探索建立信用修复培训机制。
今年,成都市将信用评级和信用修复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这体现了成都市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模式方面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以及企业信用评级工作的推进,信用等级逐渐成为衡量企业信用的重要指标。此外,随着失信惩戒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也在不断探索信用修复机制。再次表明:构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不但要有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也应有相应的信用修复机制,不给失信者“断后路”。
在建立企业信用修复机制的实践中,成都企业信用评估与诚信评价协会(以下简称:我会)一直做出积极探索,帮助更多失信企业“寻出路”。我会充分发挥自身行业资源优势,召集专家团队为失信企业主体提供信用修复咨询服务,让更多失信企业在信用修复的过程中找到了方向和路径。
下一步,我会也将在成都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方向的指引下,进一步增强企业信用修复咨询服务、优化企业信用评价方式、拓展评价结果应用场景,让守信企业一路畅通,失信企业处处受限,助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服务成都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信用惩戒与制约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提高全社会诚实守信的意识。”建立信用修复机制,加强完善信用修复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给失信者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对引导市场主体提高自身信用水平、强化信用意识、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