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信用观点】信用新经济、信用新经济产业概述及产业市场聚集

点击率:427发布日期:2020-05-13文章来源:本网原创

分享到:

“让信息具有信用 让信用产生价值”
信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信用、信用新经济、信用新经济产业是一个新的关联词组,意味着一个新的经济业态诞生。通过信用新经济产业实践,可在全国率先形成可复制、能推广的“信用产业”模式,抢占信用行业发展高地,为社会治理、行业监管、企业管理、投资融资等场景提供服务,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赋能。

一、信用新经济


信用新经济是传统信用经济发展的一种新业态。信用新经济以新兴信用服务业作为发展重点,通过培育“信用+”模式,全面促进信用信息与云计算、5G、区块链、物联网、新基建等技术的融合,扩大信用的运用场景,催生新的应用,从而增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内涵和价值,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信用新经济产业发展。
信用新经济是通过信用生产、信用管理、信用应用来提高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效率和质量,降低社会经济主体的交易成本,防范、化解社会治理和经济运行风险的市场经济模式创新,将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信用经济模式转型。
信用新经济是在征信、评信、用信三大环节里创新产生的新技术、新业态、新发展模式、新应用场景,信用成为经济活动中的“快速通行证”,一站式进行信用信息交换、查询、评价、应用,信用要素自由流动且公平透明,是一种更高效、智能、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

(一)信用经济模式顶层设计
在政府的支持下,统筹协调、务实推进,制定信用经济模式创新和信用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制度等规范性文件。

(二)线下信用经济服务平台
建立经济项目资源库和选商引资客户资源库,在信用监理和法律护航下进行资源整合、资产评估和资本运作。

(三)线上综合信用管理平台
建设综合信用管理平台,评价结果作为决策参考和资源配置在公共管理与市场监管中使用。

二、信用产业要素构成和支撑


(一)信用信息和大数据
信息信息:自然人和法人主观意识社会行为轨迹
大 数 据:包括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技术
(二)信用技术和产品
咨询产品:信建顶层设计、整体咨询及解决方案;
标准产品:通用和具体行业信息、技术和评价标准;
数据产品:信息分类、分级、分项、分区管理;
平台产品:行业、企业信用管理平台和网站建设;
报告产品:各类信用报告、专题报告和指数报告;
培训产品:管理干部专业培训,从业人员技能培训;
品牌产品:信用品牌塑造、信用文化推广等。
(三)信用产业链
(四)信用产业发展的保障
信用新经济产业:作为信用经济新业态,信用新经济产业是指以创新模式构建信用产业“新经济生态圈”,通过整合资源、制定标准、归集、存储、加工、分析、评级评价、交换共享、监测预警、服务输出信用产品和服务,开展成果转化和应用,加强信用生态集聚,形成由“产学研商用管”机制联动,由信用理论体系、信用技术体系、信用产品体系、市场服务体系、机构管理体系、机构品牌体系和内部风控体系组成的信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目前我国信用服务业还没有建立起统一、明确的分类标准,一般泛指提供信用产品、信用咨询、信用风险控制等业务活动的行业。一类是央行依据《征信业管理条例》开展持牌管理的传统信用服务机构,包括资信评级、企业征信、个人征信等;另一类是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应用等开展信用服务的新兴机构,包括互联网金融征信、大数据信用服务、商业保理、信用保险、信用咨询等。

三、信用产业市场集聚

 

(一)信用新经济产业集聚的流程
1、开展政府信用、行业信用、企业信用、农村信用的建设,形成可复制、能推广的“信用产业”模式。为社会治理、行业监管、企业管理、投资融资等场景服务。
2、整合资源、制定标准、归集、存储、加工、分析、评级评价、交换共享、监测预警、服务输出信用产品和服务,开展成果转化和应用,形成信用新经济产业集群。

(二)“信用+”形成超1000亿市场
信用新经济产业体现为“信用+”,盘活信用资产、构建信用社区、打造信用城市和塑造信用社会,至少形成1000亿市场。
一是开发信用+5G、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流量经济、园区经济等新技术;
二是促进信用+各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新基建”,形成新业态,培育信用新经济产业,构建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的生态圈;
三是实现企业事前信用承诺、第三方评级机构事中信用评级、政府事后信用监管的社会共治发展模式;
四是形成信用住、信用贷、消费信贷、汽车租赁等新的信用应用场景。信用新经济产业挖掘、发挥、放大信用信息数据价值,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爆发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注:本文为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