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成都市创新提能年,成都市青白江区围绕“创新提能”这一主线,着力做优品牌赋能、数字赋能、信用赋能、改革赋能、创新赋能等五大支撑,全面推动国际化营商环境创新提能。
4月14日,成都青白江区解读《进一步优化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暨优化营商环境新政30条新闻发布会举行。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此次出台的“新政30条”从企业开办、建筑许可、获得能源、跨境贸易、获得信贷、政务服务、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等领域,提出30项重点任务264条改革举措,涵盖企业从初创、经营到注销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内容。
品牌赋能 做强国际化优势
青白江区坚持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大力推进在建筑许可、获得能源等多领域实现“仅跑一次”或“一次都不跑”,打造具有引领性改革创新的“青”松办品牌。同时,加快综合保税区建设,确保及早封关运行,提升贸易便利度,持续推动企业更好地享受“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功能。
为提升数字化水平,青白江区为营商环境建设注入“智慧“因子”。“新政30条”明确,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青白江区将推进智慧港口、智慧政务、智慧能源、智慧交易、智慧办税等智慧服务,着力形成“网上为主、实体为辅、自助为补”的多渠道办事环境。
青白江区审批和营商环境局局长秦鸿美介绍说,在智慧政务方面,将全面升级智能管理系统,推行智慧化管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行电子证照、电子发票应用,大力推进“网上办”“掌上办”“码上办”,实施“远程勘验”,大幅压缩勘验时间,如食品经营许可平均勘验时间由1小时/户缩短至15分钟/户。
信用赋能 营造市场化环境
信用建设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在信用建设方面,青白江以创新精神探索“信用修复”,实行信用修复全流程跟踪管理,“一对一”帮助企业开展信用修复,为失信主体打开了发展机遇之门。
“为帮助失信企业解决难题,青白江区着力优化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助力企业高效快捷完成信用修复,重塑信用,加快发展”青白江区发改局副局长胡林杰表示。
加大改革力度,增强便利化保障。青白江区坚持以“减环节、减时限、降成本、优服务”为重点,全面提高改革标准:深化中欧班列“一单到底、两段结算”运费机制改革,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由60个工作日压缩至50个工作日内等……在改革的路上,青白江步履坚实,“在青白江轻松办成事”将成为更多投资者的共识。
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围绕“创新提能年”,青白江区坚持以创新为引领赋能高质量发展:建成蓉欧新经济创新创业园、推进跨境供应链金融特色功能区建设、推进自贸区金融产品创新、建立青白江区人民法院金融审判庭……,着力优化基础创新载体。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成都青白江区副区长车轴表示,青白江区将以企业、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强力推进营商环境各领域工作创新提能,在更多领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从而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