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新经济赋能!成都打开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新窗口”

点击率:587发布日期:2020-04-02文章来源:本网原创

分享到:

 

疫情的突然来袭,让线上娱乐、远程办公、在线教育、智慧医疗、生鲜电商等非接触式新经济消费场景需求激增,站上“风口”。

3月31日,2020年成都新经济新场景新产品系列发布会正式启动,成都将面向全球持续发布1000个新场景、1000个新产品,以新经济为抓手,打开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新窗口”。

抢抓新经济发展“机会窗口”

在培育新经济方面,成都早已具备坚实的发展基础。2年多时间里,成都新经济企业从18万家增至36万家,平均每小时注册7家;独角兽企业从零起步、已成功孵化6家,有128家企业达到准独角兽标准;新经济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新经济活力指数、新职业人群规模位居全国第三。

在疫情的“压力测试”下,成都传统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遇阻,新经济企业却逆风而上,以灵活性、创新性的特质展现出了强大潜力,迎来新一轮发发展“机会窗口”。

作为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疫情下的成都新经济空前活跃,基于数字技术的各类需求被激活、爆发式增长。既有大批“成都造”新经济产品积极涌现,也有传统企业通过新经济手段获得赋能,新经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博奥晶芯、微康生物、四川迈克生物等生物医疗领域企业输出多项核心技术,积极研发病毒检测相关产品;数联铭品、数之联、四方伟业等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疫情相关情况实行动态化监测分析......疫情期间,新技术为新经济发展提供动能,新经济企业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桥头堡,以及成都防疫与复产的“中坚力量”。

相关专家认为,疫情期间,成都新经济企业在“云办公”、“云课堂”、“云旅游”等领域探寻模式创新,抢占“宅”经济、无人经济的风口,不断迸发新动能。加速了成都新经济企业从价值传递环节向价值创造环节的渗透,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不断裂变发展出新业态、新模式。与此同时,新经济正在重塑传统家庭空间、丰富城市社区功能形态、改变人们行为习惯,为建设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和社区提供新方法新路径。


加快释放城市发展动能

新经济释放的强大新动能,让成都成功抵御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冲击,逆势突围。目前,成都已经逐步建立起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向深化场景营城、强化创新产品应用推广、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方向迈进。

“新经济是新动能具体外在的表象,它不仅具备产业属性,还具备社会等各方面属性。”成都市新经济委副主任周洪在采访时表示,疫情的爆发让成都新经济催生出新业态和新模式,为成都新经济发展开拓新的思路,打开了新的窗口。

发布会当天,成都发布了《关于供场景给机会加快新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体现了成都市加快释放城市发展机遇,培育经济发展动能,由“给优惠”向“给机会”转变的决心。

以城市之名、尽城市之力,释放更多城市新机会。成都市新经济发展聚焦“六大新经济形态”、构建“七大应用场景”并以“供场景、给机会”为主线,通过市场化手段将城市的发展战略、公共资源与企业的市场机遇对接融合,强化新经济企业创新产品和创新服务的应用推广,释放发展机会。

如今,新经济已成为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助推器”、市民高品质生活的“全新体验”以及城市高效治理的“有效手段”,成为成都市城市转型升级的新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