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记者从四川省工商联获悉,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四川省建筑业商会企业累计捐款已超过1000多万元。
为深入了解企业复工情况及受疫情影响程度,四川省建筑业商会秘书处积极主动作为,针对建筑行业特性,制定调研问卷,一对一电话访问,了解商会企业复工情况及面临困难,还将企业的建议形成调研报告,呈报给相关部门机构做决策参考及建议。
调研结果显示,截止2月12日,商会企业复工率为10.9%,调研结果显示41%的企业不能复工的主要原因是防疫物资缺乏,10%的企业是因材料及运输交通问题,12%的企业是因员工及工人未返工,37%的企业在等相关部门通知复工和准备复工手续。
调研结果显示34%四川建筑企业受疫情影响导致了工期延误,工期延误对在建工程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工程所在地政府明确要求推迟复工或者因工地发生疫情等原因直接导致工程推迟复工或开工。延迟复工或开工导致工期延误,超出合同约定工期,施工单位将按延期天数向建设单位支付违约金,个别项目违约金高达几万元/天,直接造成工程成本大幅度增加。
二是工程所在地未强制要求推迟复工或新开工,但因工程所需的劳务或物资所在地采取停工停产或限制人员、物资流动等措施,间接影响到工程的复工或新开工的工程实际建设进度,施工单位仍需支付大量违约金。
三是即使如期开工,但受疫情影响(包括现场的疫情排查和消毒、医疗防护用品的购置、疑似感染人员的隔离和处置;以及现场以外的政府管控措施或疫情导致劳务、材料的紧缺和费用上涨)直接造成工程成本大幅度增加。四是疫情结束后,大量项目复工后急需赶工期,引起涉及工程建设的各种材料、设备、工人的紧缺,导致涉及工程建设的各种材料、设备、劳务等涨价。因建筑工程材料价格多数执行信息价,目前市场价格大幅上涨,而信息价实际调整过低或者滞后,必然导致信息价与材料购买价倒挂,造成大量工程亏损。
疫情对工程停工期间企业也造成了巨大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疫情对企业的正常运行产生较大影响,建筑企业开工率为0,中标产值为0,完成产值为0。二是企业无法参与市场招投标,合同产值萎缩。三是永久工程、已经运至施工现场的材料和工程设备的损坏(修复)费用导致直接损失大幅度增加。四是停工期间的工程机械设备、脚手架等租赁费用导致直接损失大幅度增加。五是停工期间办公租赁费用(含场地、活动板房等)导致直接损失大幅度增加。六是停工期间必须支付的管理人员和留守工人工资,工地现场安全维护费用等导致直接损失大幅度增加。七是因工期停工、延期造成的企业不能按期回收工程款,使企业现金流更加紧张,企业财务费用(融资成本、贷款成本)增加。八是银行贷款需要抵押物或银行流水,大部分民营建筑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受疫情影响,资金无法正常运转,大部分企业面临资金断裂危机。
调研结果显示19%的企业迫切希望得到政府资金、银行贷款支持;25%的企业恳请政府出台文件,对疫情造成停工、复工的建设工程合同工期予以相应顺延,涉及工期延期的违约金予以免除;34%的企业希望机械设备租赁、办公场地租金,税收和社保能减免部分,并对企业进行人工补贴;13%的企业希望政府能支持企业尽快复工,补给防疫物资。
建筑业企业既贡献了大量税收也解决了大量就业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社会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此四川省建筑业商会提出以下建议:
一、因疫情造成的停工、复工,建设工程合同工期予以相应顺延;涉及工期延期的违约金予以免除。
二、请政府出台相应文件控制涉及工程建设的各种材料、设备、劳务等价格大幅度上涨;同时监督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及时调整人工费和材料信息价,并出台文件要求业主按人工费调整和材料信息价执行合同价调增。
三、请政府给予政策支持,一是疫情期间各停工施工单位的租赁设备费用予以适当减免,二是涉及建设工程的机械设备租赁单位,政府给予机械租赁公司一定补贴或税收减免。
四、针对建筑行业企业给予金融支持政策,对于疫情防控期间建筑企业的存量、到期贷款办理续贷或展期,以行业发展基金支持民营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
五、政府在税收优惠、用工补贴、运营补贴、社保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疫情当前,但复工在即,四川省住建厅于2月2日印发《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建筑工地防控指南》并对项目复工提出了相关具体要求。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的成住建防疫发〔2020〕2 号文将住建领域各从业单位疫情防控工作纳入信用评价管理,四川省建筑企业面临更加困难的复工问题。为助力企业打好复工防疫战,四川省建筑业商会一方面积极帮企业协调防疫物资,一方面积极传达政策信息和组织在线学习,助力企业安全科学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