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年末,由中国信息协会信专委等单位指导,成都企业信用评估与诚信评价协会主办的“2019首届中国·成都信用新经济产业大会”在蓉城召开。这次以“新趋势、新机遇、新赋能”为主题的大会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这一成果呈现的基础是四川省、成都市有关部门、组织对信用经济模式转型、信用产业新经济生态必然性的深刻认识,是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目标、内容及其实现市场模式和服务逻辑的正确理解,是对寻求经济社会增长新动能的强烈责任感。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从物物交换到货币交换再到信用交换,已经进入信用社会,形成信用经济模式。信用经济是通过信用生产、信用管理、信用应用来提高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效率和质量、降低社会经济主体交易成本,防范、化解社会治理和经济运行风险的市场经济模式创新。这就要求有信用产业的支撑。信用、信用产业、信用经济是一个新的关联词组,意味着一个新的经济业态诞生。很多服务机构过去几年“为信息而信息、为信用而信用、为平台而平台”的单一服务模式必将改变,新兴的信用产业将作为现代服务业列入战略新兴产业阵营,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正如四川省发改委信用办李伟处长在大会致辞中所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的范畴。生产要素不仅本身具有价值,而且还能够利用其创造出新的价值。要按照“以用促建”的工作思路,着力依托政府平台、智库协会和市场机构归集的数据,推进信息向信用的转化、信用向财富的转化,积极拓展以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为手段、以惠民便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信易+”应用场景,大力培育和发展信用新经济产业。信用作为新兴产业,作为一种社会分工,必然要有产业要素的构成和支撑。这要素首先是信用信息和大数据,即记录自然人和法人主观意识社会行为轨迹的信用信息和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攫取的大数据。其次是信用技术,包括评级技术、输出技术、管理技术、服务技术等等;第三是产品,顶层设计、整体咨询及解决方案;通用和具体行业主体评价标准;分类、分级、分项、分区管理的数据产品;行业、企业信用管理平台;各类信用报告、专题报告和指数报告;管理干部专业培训,从业人员技能培训;信用品牌塑造、信用文化推广及其他衍生品,最终形成由“产学研商用管”机制联动,由信用理论体系、信用技术体系、信用产品体系、市场服务体系、机构管理体系、机构品牌体系和内部风控体系组成的信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而其支撑则是政府决策、体制机制、信息安全、管理人才、专业技术和专项资金的各种保障。要点赞的是:不随波逐流,简单模仿,而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向规律要方案,向责任要动力;把对经济社会发展责任具体化为遵循规律,尊重专家意见,避免信建的不作为和盲作为导致社会成本浪费;体现信用经济时代信用价值,确立成都独树一帜的产业示范地位,并将转化为全国信用产业发展的新动力。通过信用产业聚集,占领信用产业制高点,掌握信用产业话语权,树立信用产业风向标。协会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专业服务机构,这种超乎寻常的发展理念使成都选择了一条研究规律、发现逻辑、构建理论、设计模式、开发产品、提供服务的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责任与发展所形成的实力使协会成为新兴信用产业模式的创造者和参与者。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的支持下实施信用监管、法律护航的市场运作,信用产业定会落地生根,做大做强。信用产业市场有多大?千亿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