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新兴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变成一只业界独角兽?建立以成果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为支点,以执行力和职业化为表现的信用机构职场文化。一是突出市场工作:一切资源围绕经营创收目标配置;一切计划围绕市场工作编制。二是坚持成果导向:一切工作围绕成果进行,一切考核围绕成果展开,只对成果负责,不为辛苦买单。三是重在务实操作:科学设置部门架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实施计划月度、周期分解,可操作、可执行、可持续。
根据信用体系建设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域、行业的市场需求,建立政府、行业、企业相结合的市场服务体系。包括:一是对全国各级政府、各行业、园区和大型企业信用市场进行分析,确定与年度收入目标相匹配的目标市场;二是按照确定的目标市场,完善市场队伍组建;研究确定合作模式,拟定协议、基本制度和各种文件;三是建立健全客户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及时全面收集研究市场和客户信息,增加研究人员和信用管理平台技术开发队伍。快速反馈协调解决客户问题,保证客户满意。那么,信用服务机构应该做个什么样的信用产品服务体系?结合本人多年的研究与时间,有以下思考。建成公司独有的揭示社会治理基本规律的信用管理理论体系,以正确的思想统领信用机构的运营管理和市场营销工作,并通过实践,不断丰富内涵和外延,形成可在全国城市、行业和园区复制推广的信用体系建设理论基础和运作模式。利用机构独有的资源,建立信用领域相关产品或服务标准技术体系,形成以城市、行业信用监管为中心的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方案,为深度参与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新信用服务市场业务开发模式提供技术保障。标准产品:提供通用和具体行业信息、技术和评价标准;开展政府信用、行业信用、企业信用、农村信用的体系建设,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信用管理模式”。通过城市、行业的合作,推出信用管理配套建设和产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信专委资源及其他行政资源整合为手段,通过“布局”、“插旗”和“落地”三个步骤,建立渠道营销网络。建立健全、调整完善市场管理、技术管理、品牌管理等管理体系,使所有经营管理行为在制度流程的规范和监督下开展。制订市场营销管理、技术产品管理、公司运营管理、信息数据管理、产品质量管理、品牌管理、预算管理和风险管理管理制度及一级关键流程制修订工作计划,按照职能分工落实负责制修订部门人员,明确编制进度,限期完成。根据公司发展要求全面提升机构品牌,使之成为与经营同等重要的活跃生产力。在地方政府、行业部门和企业等客户群体内建立公共关系,实施品牌整合营销,使信用机构成为国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域最有影响力、最具价值的第一品牌。针对经营运营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建立风险控制和管理制度,对内外部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和监控;健全并优化风险控制体制机制和管理规范,全面实现风险控制和管理,成为信用机构安全发展的重要保障。除此之外,作为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应当率先加强自身信用建设,规范服务,提升公信力,“打铁自身硬”、“正人先正己”。做一个有责任担当、有能力践诺的信用建设者和获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