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为学习交流联合惩戒工作经验,南宁市工商局一行6人赴成都工商局学习考察。成都企业信用评估与诚信评价协会(以下简称“我会”)作为成都市首家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社会组织,在交流会上汇报信用建设工作,我会“1+N”信用评级模式得到南宁方高度评价。

当天,南宁市工商局副局长李小育、南宁市工商局监管科科长卢盛敏、南宁市工商局法制科科长杨春玲、南宁市工商局登记科副科长王燕涛、南宁市工商局监管科科员李晓、南宁市工商局监管科科员黄传真、成都市工商局副局长熊超、成都市工商局企业监督管理分局局长孙斌、成都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中心调研员孔祥、成都企业信用评估与诚信评价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韩清华等出席了会议。

在会议上,双方主要交流了五大方面工作经验,包括联合惩戒工作情况、制度建设、系统建设情况,黑名单制度建立情况,被股东法人虚假登记管理情况,企业信用协会建立情况,僵尸企业清理工作情况。

我会韩秘书长表示,欢迎南宁工商局一行来蓉考察,希望双方加强交流与学习。在会上汇报了协会简要情况,重点介绍了协会的亮点工作——1+N信用评级模式。即1个公共信用标准《成都市企业公共信用等级划分》地方标准,加N个行业信用标准的信用评级模式。此工作得到南宁市工商局领导的高度评价。
为进一步规范成都信用评估市场,2013年9月,我会起草的全国首个企业公共信用标准——《成都市企业公共信用等级划分》发布,并上升为成都市地方标准,2013年10月,再将其上升为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
在《公共信用标准》的基础上,成都信用评估协会联合多家重点民生领域行业协会,结合行业实际,先行试点制定了多个行业信用标准。
我会采用“1+N”模式相继在成都房地产、家具、零售商等行业试点开展了信用评级工作。“1+N”信用评级模式可评估企业全面的信用状况、让企业有了一份有效的信用“身份证”,和可靠的“通行证”。有效解决了企业诚信缺失、不讲信用、市场无序竞争、信用评价无依据等问题。
促进企业诚信经营、纠正不规范行为、降低交易成本,是企业改进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动力,维护了企业的正当利益和行业的良好声誉。通过树立行业标杆、以点带面,促进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经济秩序。形成全面的信用信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营造诚实守信的发展氛围。促进我市宣传信用文化,推动信用发展,健全信用体系,培育信用市场,打造信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