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为解决民生领域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进一步有效的使用信用数据,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中心主任龚欣率领秘书处成员和中国建设银行方进行对接,共同研讨了重点在成都民生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开展信用增值服务工作。
出席会议的有,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中心主任龚欣、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财经协调与融资担保处处长文彬、中国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总经理刘剑、中国建设银行成都岷江支行副行长张新国、成都企业信用评估与诚信评价协会秘书长韩清华等。
此次会议主要是为进一步整合资源,有效的使用信用数据,解决各部门信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为中小微企业搭建一个良好的融资平台和渠道,打通政、企信用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企业信用评级、信用信息使用、信用数据库开发、银行贷款、金融增值服务、政府市场监管的有效串联,推动我市信用体系的全面建设。

针对我市目前信用数据利用率不高的现状,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中心主任龚欣表示,当前政府可提供企业信用信息的查询,可考虑对银行开放企业的信用数据和相关信息,给银行展开信用贷款和增值服务提供权威信息。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财经协调与融资担保处处长文彬对此建议到,应建立一个政府、银行、企业、协会的对接机制,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以改善目前各部门信用信息不对称的难题。
银行方面,中国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总经理刘剑在会上说:“目前我们的目标是在民生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展开信用建设工作,通过政府、银行、企业的直接对接,可减少信用评级和贷款环节产生的中间费用,给企业带来真正的实惠。”
成都企业信用评估与诚信评价协会秘书长韩清华总结到,此次各部门在“信用”的基础上各自献力,研讨后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应先加快企业信用数据的开放和查询,让大数据真正的得到有效的使用,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合理的监督、管理机制,推动成都信用市场的培育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