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35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四川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结合四川省实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了《四川省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会上,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向与会专家介绍了《方案》起草情况,并就相关内容进行说明。据介绍,坚持“以用促建、市场导向、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方案》包含总体要求、重点工作任务、组织保障三方面内容,其中,在重点工作任务中列举了信用承诺、信用报告应用、信用评价和分级分类监管等重点工作清单。
此外,《方案》还明确了工作目标:到2020年底,以信用为基础,贯穿事前、事中、事后全生命周期的新型监管机制基本建立,“守信路路畅通、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应用格局基本形成。同时,四川省各行业各地区信用监管责任体系全面建立,信用监管实现全覆盖,信用成为行政管理、社会治理、市场调节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评审会上,与会专家对《方案》的制定予以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方案》的条款内容全面具体、涵盖面广,涉及多领域、多维度。其中,以责任清单的形式将重点工作任务列举出来,具有分工明确、权责分明的特点,希望《方案》能够尽早落地实施,为加快构建综合、动态、全程的信用监管新机制贡献力量,助推“放管服”改革,优化四川省营商环境,践行高质量发展。
“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考核,对优化四川省营商环境而言是一份‘红利’。”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韩清华从协会的角度对《方案》的基本内容发表了观点,认为《方案》的目标定位、指导思想明确,有较强的操作性,同时,涵盖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四个方面,内容十分全面。表示从《方案》起草以来,我会也积极组织会员单位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方案完善建言献策。《方案》的实施,能够助力四川省营商环境优化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依据和行动指南。
同时他还对《方案》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以用促建,要加大场景运用;二是加大对企业的信用修复力度,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支持企业的发展;三是加大信用宣传和培训,树立良好的社会信用氛围和风气。
出席当天评审会的单位有:四川省发改委、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四川省人社厅、成都企业信用评估与诚信评价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