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切实保护读者利益,完善图书馆信用体系建设,2017年12月21日,成都企业信用评估与诚信评价协会(以下简称我会)“武侯区图书馆读者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武侯区图书馆九楼会议室举行。
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公共文化服务处处长杨晓泉、市图书馆副馆长关涛,成都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主任龚欣、市发改委财经金融处副处长季川、武侯区发改局副局长卓越、武侯区图书馆馆长许冰、四川大学教授杨整、西南财大副教授李志勇、高级信用管理师马骅、高级信用管理师罗永春等领导出席了座谈会。
当天,部分与会领导在武侯区图书馆参观调研,对图书馆运行情况进行了了解。随后召开了座谈会。在会上,成立了专家咨询小组,各与会领导与专家共同为武侯区图书馆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出谋划策。
会上,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公共文化服务处处长杨晓泉对此项工作进行了高度肯定,武侯区图书馆率成都之先,推行读者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是这一行业的一种重要创新方法,是一项系统工程,希望武侯区图书馆好好推动此项工作,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以“为读者服务”“以读者为中心”为理念,以促进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成都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主任龚欣认为,建立“读者信用制度”就是指图书馆或图书馆通过第三方信用机构对读者信用历史、状况、程度确认和管理的制度,一般由读者信用数据采集、读者信用评估、读者信用监管及相关配套制度组成。同时,在帮助政府更好落实主体监管责任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和创新。
成都市发改委财经金融处副处长季川表示,“信用”作为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关系的一种纽带,一直存在于图书馆服务中。新时代,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公共图书馆要不断寻找和探索一个新的“信用”载体,重塑图书馆用户和文献信息管理体系,最终实现面向全民的全开放、零障碍、无边界的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
武侯区发改局副局长卓越表示将全力支持此项工作,为使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切实保护读者利益,图书馆信用体系建设重在强调“读者信用制度”。读者的信用度直接影响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也影响着每一位读者公平享有阅读各种书籍的权利。
武侯区图书馆馆长许冰向与会专家介绍了读者服务相关情况,她表示公共图书馆是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提供知识信息、传播先进文化、开展社会教育等重要职责,无论是对于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还是加强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但部分读者在使用图书股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不少超期借阅图书、偷窃、污损、撕毁图书、损坏图书股的公共财物、破坏图书股良好的阅读环境等问题,构建图书馆读者信用体系十分必要。
接下来,我会将通过拟定《武侯区图书馆读者信用体系前期工作方案》、开展行业和读者社会调研和论证、形成《武侯区图书馆读者信用体系实施方案》等工作强化读者自身的义务与责任,树立诚信借阅意识。
与会各专家从不同角度对该工作进行了建言献策。经过各专家讨论,达成一致意见,专家团队将全力支持此项工作,建立完善武侯区图书馆读者信用体系。